汤因比的启示(后篇)东西方的共生

新的启示
汤因比认为人类世界的终极,将会形成全球大一统的政权(也许是在一个国家统治之内,也许是另一种文明模式)——前篇所说从宇宙的视角去看地球,人类世界正是一个“整体”。
今天全球存续的所有国家(地区)可以理解为古希腊时代林立的城邦(或者是纷争的地中海世界),所以根据“古希腊-中国”模式,人类也会最终实现统一,也许不远,也许很久。
需要注意的是,汤因比的“预言”并没有交待人类的大一统究竟是通...
新的启示
汤因比认为人类世界的终极,将会形成全球大一统的政权(也许是在一个国家统治之内,也许是另一种文明模式)——前篇所说从宇宙的视角去看地球,人类世界正是一个“整体”。
今天全球存续的所有国家(地区)可以理解为古希腊时代林立的城邦(或者是纷争的地中海世界),所以根据“古希腊-中国”模式,人类也会最终实现统一,也许不远,也许很久。
需要注意的是,汤因比的“预言”并没有交待人类的大一统究竟是通...
古埃及壁画
人类历史的意义,在于不同文明世界之间的比较。阿诺德·约瑟夫·汤因比(Arnold Joseph Toynbee,1889-1975)的著作、学说、思想,对今天最富含价值的启示,不是作为教科书的信条,而是一种历史观——站在宇宙的视角去审视人类自身,绝非我们自己“仰望星空”歌颂宇宙,却浑然不知“己命之外”。
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历史观,曾经举世瞩目,轰动一时。汤氏本人被冠以20世纪世界史学的集大成者,也被奉为思辨史学的...
外祖父春秋七十有四,殁于改革开放二十年之际;归葬于泰山之麓,长眠于汶河之滨;东望齐鲁,西连京阙;亭亭草树,杳杳泉扉;出生入死,不胜唏嘘。
借古人之墓志,述今人之追思:
崇雄者岳,峻自天凿;忠孝是佩,青玉为邻;允文允武,或哲或谋;虔奉天阶,肃恭臣节;
一代俄顷,千龄易度;烟云共暗,山川俱夕;辄慕清风,敢铭玄石;寄言不朽,风听无疆……
虽然外祖父担任过官职,但是我的父母远离仕途,所以对今天的影...
西北三王:王震、王恩茂、王首道 图片来源:网络
王恩茂(1913-2001),生于江西永新,1928年参加革命;长期在西北追随王震,1949年入疆;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;1981年重返新疆,任自治区第一书记、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等职;1986年,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。
外祖父接触过的国家级官员并不是很多,但是有一个“插曲”:抗战期间,家乡成立游击队,一名同宗的远亲牺牲于敌人的刺刀之下。抗战胜利后,延安苏区颁发过烈士家属...
国会大厦,布达佩斯,多瑙河。
本文写于改革开放初期,外祖父退休后的返聘期间,东欧剧变五年之前。外祖父去过最多也是唯一去过的发达国家是日本,但是没有见到具体的日记(散佚),比较遗憾。
当时匈牙利的国号为“人民共和国”,剧变之后为“第三共和国”。尽管政权更迭,但是匈牙利相对于其他东欧国家,受到冲击较轻。此外,他们从未发生过大跃进和文革,对苏联的觉醒也比中国要早。
外祖父曾经做过“财务科长”,习惯...
“整风、三反、肃反、反右、四清、文化大革命”……内部斗争胜于枪炮声中的对敌斗争,是比战争更加残酷无情的战斗。
拍摄于天津的全家福,上世纪60年代。
文革爆发后,外祖父遭受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,同一时期和家人下放到河北省文安县“五七干校”。网上资料可知,五七干校实际是变相的劳改场所,中央机关在全国一共建造了105所五七干校,先后遣送10万多名下放干部、3万名家属和五千名知识青年;各省市地县的五七干校更是...
本文是1952年,外祖父调到华北供销总社之后,根据回忆所写,1992年汇总整理。原文过长,因此删减了大量总结报告的内容,节选其中主要的叙事部分:
1949年6月,冀鲁豫区委决定抽调一批干部创办供销合作社,我奉命去冀鲁豫五地委报到。地委书记逯昆玉同志告诉我:“华北地区要转入经济建设,分配你去曹县试办本地区第一个合作社。”
山东曹县是当时冀鲁豫专区最大的一个县,又是五地委所在地,人口有100多万;全县有270多万亩...
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——北宋 苏轼
外祖父出生在中国大陆的北方村庄,据说这个省份是孔子的故乡,其实文化圣地只是旅游业的宣传(中国大陆60多年的缩影,孔庙沦为敛财工具,孔子的墓碑在文革中被砸坏,现在是后拼的),孔子的后人早在1949年去了台湾。
外祖父年轻时曾经创建华北地区第一个县级供销社(文革期间,外祖父被下放到河北省文安县“五七干校”)。虽然履任官职,但是几乎没有任何私产,这是今...
2013年1月22日,余英时教授83岁华诞
“如果历史可以作为指引,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,对基本价值似乎存在很多重叠的共识,毕竟中国的“道”就是承认人类共同的价值和人类尊严。如今我更坚信,一旦中国文化回归主流之“道”,中国对抗西方的大问题也会终结。”——2006年人文诺贝尔之称的“克鲁格奖”(Kluge Prize)得主,华人学者余英时(Ying Shih Yu)。
中国文明的圭臬,不在于江山永固,也不在于万世一系,而在于文...
崇祯十三年 续篇 1640,A Year of Signification
英国成为共和联邦,白衣者为克伦威尔。绘于1649年
那是最好的时代,那是最糟的时代;那是智慧的年代,那是愚昧的年代;
那是信仰的时期,那是怀疑的时期;那是光明的季节,那是黑暗的季节;
那是希望的春天,那是绝望的冬天;我们拥有一切,我们一无所有;
我们直奔天堂,我们直奔相反的方向。简而言之,那时和现在是如此的相像……
——狄更斯《双城记》
历史是最艰难...
The Tragedy of Ming Dynasty
1640,A Year of Signification
法国剧作家Pierre Corneille在1640年创作的经典悲剧《贺拉斯》
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,并不是在蒙昧、无知、沉睡的梦魇中死去,而是在“集体无意识”的清醒状态下,等待毁灭的降临。也许会有涅槃重生的一天,只是也许。
17世纪的明朝,国事蜩螗,但是社会转型之契机,启蒙思想之迭出,也许会有奇迹的可能;也许只要“生还”成功,中国可能会在接续的两个世纪里...
明 宣德 「宫中行乐图」局部 西元15世纪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吴梅村
江东五月闻呼鹰,宫中游人心惊。
朱雀不敌海东青。
劫后十年事,遗民泪先盈。
易服薙发投充令,万户刀下悲鸣。
圆圆曲罢江水平。
余生何所恨,西风抵残命。
崇 祯
继位平阉党,烛影读奏章。
一心雄图中兴业,临宫阙。
九州生乱象,四海迎风烈。
闯王起,烽火直抵龙庭灭。
辽东战未酣,边关夜。
谁闻满洲铁骑声,疾攻掠。
...The Tragedy of Ming Dynasty
君主的“神格”一旦被否定,明代启蒙思想的继承者——最迟不会晚于19世纪,势必会提出类似卢梭的名言“人生而自由平等”;明末先贤的哲思几乎接近《人权宣言》铭刻的“主权在民”——近代民主思想的核心价值观,不幸的是……
宣德元年 明宣宗敕谕(局部)
中华帝国之衰亡,始于明,终于清。中国近代文明之曙光、社会转型之滥觞,亦从明始。然而中途崩阻,孤绝寰宇,实为清祸。有明一代,文化...
日本微史 特别篇
爱琴海 米诺斯文明(克里特岛壁画遗迹)
欧洲最早的海洋文化,与后世的迈锡尼、古希腊文明,在欧洲文明起源上留下绚烂的一页
真伪海洋民族:日本与欧洲的“悖论”
如果对比欧洲文明之师、历史上辉煌一时的“腓尼基人Phoenicians”——曾经驰骋地中海的“海洋民族”,你一定会发现日本文化的特殊性。海洋民族有两大显著的特点:航海与经商——但是在日本民族的形成过程中,几乎难觅踪影。日本在历史上,...
日本微史 特别篇
日本与中国如果比喻为“形似神不似”,那么日本与西欧或多或少存在一些“神似”。两者相距数万里,却在文化的灵魂深处,很可能具有相似的属性,尽管程度不同,甚至也存在悖论;但是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相比,日本势必无法走上一致的道路——殊途异归,不与众同,这就是日本。
画册的启示
欧洲中世纪最负盛名的标志——城堡。家喻户晓的德国“新天鹅城堡”,经常登上国外旅游画册的封面,例如英国Dorling Ki...
唐代信仰多元文化:不以宗族为贵贱、不以语言为芥蒂、不以血缘为裙带、不以地域为藩篱……
突厥人特有的墓葬习俗:石刻人像。沉默不语的石人背后,是绮丽的草原与马群,仿佛一千多年前的峥嵘往事,从未发生过。
突厥文所写的内容,通篇是以毗伽可汗的口吻、第一人称的叙述展开,先是回忆突厥汗国的辉煌过去,疆域的广袤,国力的鼎盛:“草原所有的民族都臣服于我”、“东边抵达日出之处、西边到达日落的尽头”。随着篇幅的...
蜚声国际的石碑至今屹立在鄂尔浑河畔的荒野中。
鄂尔浑河Orkhon River,从蒙古高原流向西伯利亚平原,曾经是内陆草原文明的滥觞之地,众多游牧民族兴衰于此,沿途的人类遗迹至今闪烁其间。
1889年,俄国考古探险队在鄂尔浑河上游,发现了一座中国古典风格的墓碑,正面及两侧铭刻一种鲜为人知的文字;背面则是汉字楷书镌刻的“故阙特勤之碑”以及唐代御制的悼词和诗歌,很多人相信这块巨型石碑象征着当时远东世界的最北端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