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整风、三反、肃反、反右、四清、文化大革命”……内部斗争胜于枪炮声中的对敌斗争,是比战争更加残酷无情的战斗。

拍摄于天津的全家福,上世纪60年代。

文革爆发后,外祖父遭受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,同一时期和家人下放到河北省文安县“五七干校”。网上资料可知,五七干校实际是变相的劳改场所,中央机关在全国一共建造了105所五七干校,先后遣送10万多名下放干部、3万名家属和五千名知识青年;各省市地县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,接受“改造”者达数十万人之多。

余英时认为,毛泽东在中国大陆推行的阶级斗争,或谓“不断革命”(Continuous Revolution),根源在于“用暴力推翻另一个秩序,一定会用暴力维持,否则自己就要垮台。”——余教授的言论放在今天的舆论环境,仍然相当尖锐。

文革结束后,外祖父和家人获得平反。由于无从得知的原因,日记中没有留下这十年间的只言片语,也许已经散佚,只能从长辈的回忆中,得知外祖父在干校的“工作内容”,是用独轮车推杂物,包括带病甚至负伤期间,一样“敬业”。本文写于1984年,外祖父60岁,从领导岗位退休(离休)之际:

现在是应该冷静想想的时候了,回忆自己进入革命队伍以来,已经整整45个年头。尽管45年在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,但是对一个人来说,是漫长、曲折、艰难而又坎坷的。

我的一生,今后不可能再有45年。如果再有十年、二十年已属不易。古人云:“人活七十古来稀”,现今的社会虽然不算什么,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饱经风霜、身上仍存火药味的幸存者来说,能够活到70却非易事。

回忆45年来的革命生涯,所经历程,从一个十多岁的毛孩子,成长为一个国家干部;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迷漫、出生入死的漫长岁月中,到全国解放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;从“阶级斗争”为纲之下的“整风、三反、肃反、反右、四清、文化大革命”,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中幸存度过,再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个现代化时期。几十年的道路是多么曲折不平!

在漫长的岁月中,我并非一帆风顺,是在惊涛骇浪中、多次遭受打击挫折中度过的。内部斗争胜于枪炮声中的对敌斗争,是比战争更加残酷无情的战斗。现在我认识到在革命队伍中并不都是那么纯洁的,并非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革命者。

明枪易躲、暗箭难防,我在遭受长期痛苦折磨,严重打击的过程中,始终自信对革命的忠诚是无暇的;始终相信是非黑白终会有结果的。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,自己的所作为光明磊落、问心无愧。事实证明,我所受的冤案最终获得昭雪。

现在总结一下:“个人对于革命从不自觉到自觉,从民族意识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。在一生的革命工作中,从来不怕艰险,坚信革命事业必胜,始终如一从不动摇。

在处理工作和个人生活问题上,始终以革命利益为第一。艰苦朴素,廉洁奉公,不谋私利,待人诚恳,从未挟嫌报复。一生从不对上阿谀奉承,因为向无私心所求。从来不怕谁,也不巴结谁。

对于革命工作,坚持原则,对革命同志内心火热,对待危害革命事业的行为,疾恶如仇,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与之斗争,厌恶一切搞阴谋暗算的卑鄙小人,对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。藐视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,唯唯诺诺,马首是瞻的庸人。

不过个人理论水平不高,缺乏调研容易主观主义,对于有些事情操之过急,方法生硬,令人一时难以接受。总之,现在我已经卸任一线工作,总结过去,保持晚节,预祝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,四个现代化的胜利实现。

一九八四年一月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征

杨征

69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Cirrus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