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国会大厦,布达佩斯,多瑙河。

本文写于改革开放初期,外祖父退休后的返聘期间,东欧剧变五年之前。外祖父去过最多也是唯一去过的发达国家是日本,但是没有见到具体的日记(散佚),比较遗憾。

当时匈牙利的国号为“人民共和国”,剧变之后为“第三共和国”。尽管政权更迭,但是匈牙利相对于其他东欧国家,受到冲击较轻。此外,他们从未发生过大跃进和文革,对苏联的觉醒也比中国要早。

外祖父曾经做过“财务科长”,习惯“记账”——侧面说明当时的公务考察费用之透明。外祖父当时并非基层干部,出国访问却如此“寒酸”,不知道现在的官员外出开会,有无这份“勇气”。联想到前苏联和罗马尼亚的垮台,跑题了。原文比较长,删减了过于流水账的段落:

应匈牙利消费合作社的邀请,我们一行六人于1984年11月15日至25日访问匈牙利。15日早上8点24分从首都机场起飞,当飞过乌鲁木齐和喀什后,气温升至30度;下午到达巴基斯坦卡拉奇降落休息。卡拉奇机场设备陈旧,不如乌鲁木齐,小卖部也没有什么东西。当地下午5点30分飞往罗马尼亚转机。飞机沿印度洋东岸飞行,向下看蓝色的海洋,行驶的船只如同儿童们折叠的小纸船一样;晚上跨越地中海,向北飞行,当地23点半抵达布加勒斯特。

我们的团长王卓如主任与前来迎接的中国驻罗马尼亚商务参赞先走,其余人前往大使馆的招待所。我和北京市供销社的杜彦副主任同住一个房间。

16日早上在布加勒斯特游览一圈,印象里当地街道房屋整齐,绿化程度很高,但是到处停放着罗马尼亚自产的小轿车,马路上行驶的却很少。可能是石油短缺,室内没有暖气,食品严重缺乏,我们见到商店门外排着长队。据说为了偿还外债,生产的食品大部分都出口。途遇的罗马尼亚市民对中国人非常友好。

我们在罗马尼亚的开销:双人房每天100列伊,伙食费每人每天40列伊,9列伊合1美元,当地一律用美元支付。手纸、香皂、毛巾自备,什么也没有,冷冷清清。

17日下午5点乘机前往匈牙利,不到一小时即达首都布达佩斯。匈牙利消费合作社副主席希尔瓦山、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的商务参赞张兆铭同志迎接,入住半岛旅馆。这是一家今年开业不久的饭店,早饭是免费自助,费用算在房费中。正餐由自己点菜付款,我们吃不惯西餐,因而很少在旅馆用餐,多是匈牙利消费社的同志拉我们到外边小餐馆去吃饭。这些餐馆不大,有些在地下室,但是非常整洁卫生。服务人员多为男性,穿红色马夹,非常勤快敏捷。

布达佩斯很少见到高大建筑,或者富丽堂皇的大饭店。多为古老的、小巧玲珑而又精致的矮层楼房。饭店的服务人员很有礼貌,行李送到房间收小费3美元。打扫房间的服务员,每天付给10福林(不足人民币一元),自17日入住到25日一共付给100福林。我记得日本是不收小费的,但是计入房费之内。旅馆房内只有软床、地毯、浴室,没有电视和沙发。每天每房供应两块洗脸皂。毛巾、牙刷、牙膏、刮胡刀,睡衣等完全自备。

19日上午,在匈牙利消费合作社举行会议,内容是双方相互介绍本国合作社的情况,以及贸易合作、互换商品协议等等。

匈方参加者是消费合作社希尔瓦山副主席、国际司司长贝莱,中方代表是我们六人,以及中国驻匈牙利大使、商务参赞。中午在阿拉巴尔多什饭店工作餐。下午我们去了什卡洛迈特百货公司,以及匈牙利消费社工艺品外贸公司,继续举行会议。

20日上午,从布达佩斯西行约140公里,到达巴拉什州。这个州是匈牙利最发达的地区,坐落在巴拉顿湖畔,也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。州长陪同我们参观了韦斯普雷姆百货商场,是一家自选商店,公司经理送我们每人400福林(合人民币20元)优惠券。我买了几包烟,其他人买了塑料小凳子,剃须刀等等,都比中国便宜。随后参观了木材、水泥制件加工厂。还有一家食品店送给我们一些糖果。

下午6点半返回布达佩斯。当晚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举行酒会,宴请匈牙利消费合作社的领导共约40余人。匈牙利副总理参加,并接见了我全体代表团。

21日早上,商务参赞张兆铭和匈牙利的贝莱司长陪同,到海莱什州访问。随即参观了消费社办的饼干加工厂、制芥末厂、食品厂、瓶装酒厂等等。

晚餐在埃格尔消费合作社(县级社)办的饭店用餐。这是一家专门接待外宾的饭店,一直有乐队演奏歌曲。晚饭后参观匈牙利最大的酿酒展览馆,位于一个很大的地下室,内有很多大木桶装的葡萄酒,有的已经两三百年的历史,王卓如主任题写了“名不虚传”四字。匈牙利人爱喝酒。每到一地,不是茶而是葡萄酒,吃饭时又是各种酒,我实在一口也喝不下去。

24日上午,我们参观多瑙河对岸的英雄广场和国会大厦,广场中心的美人塔顶端,自由女神高空纵立。有各种金属铸造的古代英雄骑马雕像,南面有大教堂。多瑙河的铁锁大桥非常壮观

多瑙河的南边为佩斯,北边为布达,这座铁桥连为一体。晚上散步又到这里,两岸灯光如珠,映在河内,马路汽车如流,全无噪音,异常美丽。

当天也去了皇宫博物馆,可以远眺全市。我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各国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光辉历史和文化。

当天是访问匈牙利的最后一晚,匈牙利消费合作社主席斯拉曼尼茨基、希瓦尔山副主席等,为我们代表团饯行,是在一家名为拉道伊的小餐馆用餐。

经过一周的见闻,我对匈牙利的整体印象是:

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较早,1956年后经济一直稳定。对外贸易约占全部国民经济的一半;对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。匈牙利消费合作社具有与国营同样的地位,占全国零售总额的35%之多。

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150公斤的酒和饮料。办公室的书架内都放有葡萄酒;平均每人每年吃掉70公斤肉;每10人有轿车一辆。

匈牙利的农业比较发达,粮食,肉类,蔬菜自给有余,还有一部分出口。全国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400多个,每个社员有1/3公顷的自留地。农副产品由消费合作社购销。当地合作社的人说:“匈牙利人少,劳动力不足,只能采取机械化,不能采用中国分田到户的办法。”

匈牙利的前总理卡达尔,厌恶个人崇拜,不准宣扬自己,任何文件如有引用他的讲话一律删掉。各机关、公共场所只准摆放列宁像,其他一律不准悬挂。(注:卡达尔任职于20世纪60年代,可以对比前苏联和中国)

11月的布达佩斯如同国内的秋季,宽阔的林荫大道,落叶厚厚铺盖一层。路两边是花园式的院落,后面才是楼房,掩映在花园树木之中,除了商业繁华区外,大都如此。我们中国的城市把住房和办公楼都建在马路边上,既不美观,更不安静。布达佩斯的青铜人像、动物雕像到处可见,整个城市空气清新,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。

 

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底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杨征

杨征

69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Cirrus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