蜚声国际的石碑至今屹立在鄂尔浑河畔的荒野中。
鄂尔浑河Orkhon River,从蒙古高原流向西伯利亚平原,曾经是内陆草原文明的滥觞之地,众多游牧民族兴衰于此,沿途的人类遗迹至今闪烁其间。
1889年,俄国考古探险队在鄂尔浑河上游,发现了一座中国古典风格的墓碑,正面及两侧铭刻一种鲜为人知的文字;背面则是汉字楷书镌刻的“故阙特勤之碑”以及唐代御制的悼词和诗歌,很多人相信这块巨型石碑象征着当时远东世界的最北端,不同政治势力角逐和渗透的标志。
1892年,俄国出版了碑文的照片图录,两年后,丹麦语言学家V.L.P. Thomson宣称破译了石碑的神秘文字,并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发表了《鄂尔浑和叶尼塞碑文的解读》报告。1935年,曾留学欧洲的中国学者韩儒林,完成了《阙特勤碑突厥文译注》一书。
汉字的碑文记载,墓碑的主人是当时突厥人(Türk)的王子、突厥可汗(Khan)的弟弟——阙特勤(Kul-Tegin),“阙”是人名,“特勤”是突厥王室贵族的封号。碑文摘录如下:
“天人相合,寰宇大同……首自中国,雄飞北荒。来朝甘泉,愿保光禄……尔无我虞,我无尔诈……永言悼惜,疚于朕心……特勤,可汗之弟也,可汗,犹朕之子也。父子之义,既在敦崇;兄弟之亲,得无连类……制作丰碑,发挥遐徼,使千古之下,休光日新。词曰:……尔君克长,载赫殊方。尔道克顺,谋亲我唐。孰谓若人,罔保延长。高碑山立,垂裕无疆”,大唐开元廿年岁次壬申十二月辛丑朔七日丁未书。
五代时期撰写的《旧唐书》与北宋编纂的《新唐书》记载,唐玄宗得知突厥王子阙特勤辞世,传旨“金吾将军”率队前往吊唁;并同意突厥的邀请,派遣6名宫廷画师随行,设计墓碑与祠堂(今祠堂已不存,但是墓碑周边尚有石刻遗存)。元代耶律铸(耶律楚材之子)的《双溪醉饮集》也提及了此碑,而且亲自前往,描述阙特勤碑在蒙古旧都和林城外的不远处。
石碑所在年代的历史背景:突厥人是当时草原民族的“泛称”,公元5世纪建立“突厥汗国”,同时发明了草原民族最早的文字——今天称为突厥Lunic文、或者突厥文(Turkic script),也就是丹麦学者所说的“鄂尔浑-叶尼塞”文字(“叶尼塞河”与鄂尔浑河交汇,流入北冰洋)。这种文字的形状非常独特,完全不同于亚欧其他民族的字母符号。
国内的书法展上,摘自“阙特勤碑”的突厥文,大意是邀请唐朝匠师,为墓碑设计和雕刻。
突厥汗国在6世纪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,先后在7世纪被唐朝灭亡。今天的土耳其是西突厥的一支、突骑施Turkish部落的后裔,一说是西突厥的分支塞尔柱突厥人,经过数百年融合,迁徙到西亚建立的政权(奥斯曼土耳其帝国,奥斯曼是开国君主的名字),类似的情况还有土库曼斯坦,以及很多中亚、高加索国家。他们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族,不过今天主要借助阿拉伯文,或者使用拉丁字母书写,石碑上的突厥文已经失传。此外,土耳其、土库曼的国号虽然与突厥是同一个词源,也信奉自己是突厥人的直系后裔,但是有学者指出今天中国新疆的撒拉族,更接近历史上的突厥人。
汉字碑文的拓片。
东突厥贵族在8世纪一度复国,史称“后突厥汗国”。阙特勤正是开国可汗的养子,后来反叛杀害可汗,拥立自己的兄长登基,唐朝册封为毗伽可汗。后突厥在建立之初与唐朝时有交战,后期大抵遵循睦邻友好,承认唐朝的“天可汗”地位。双方贸易繁荣,长期互市。史书记载,西藏的吐蕃王国派人联络突厥,欲结同盟,共伐唐土,结果毗伽可汗将吐蕃的信件送给唐玄宗,以表忠心。因此有了阙特勤去世后,唐玄宗甚为痛惜的碑文传世。
然而令人们惊异的是,突厥文所写的碑文内容,并不是汉字碑文的翻译,甚至大相径庭、充满敌意的味道——你可以持阴谋论的态度,怀疑欧洲学者的解读居心叵测,但是目前为止,这种解读仍然是学界公认的,而且丝毫不与我们要说的唐代价值观,或谓当时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,有冲突和矛盾。
0
推荐